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1〕2号)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细则》文件要求,经推选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北京大学王龙教授、清华大学施路平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胡卫明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刘增良教授为我会向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王龙,男,1964年2月生,北京大学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王龙长期致力于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参数摄动系统控制、多智能体协作与控制、复杂网络化系统控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系统性的创新工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如 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 他引10000余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第一获奖人)、三等奖(1999,第二获奖人)以及关肇直奖 (1994)、《中国科学:信息科学》10 年经典论文奖(2017)、《控制理论与应用》创刊30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2014)、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第一获奖人) 等多项奖励。其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学者大量引用和高度评价,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施路平,男,1958年12月生,现任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过去十五年,潜心研究类脑计算。类脑计算是国际半导体协会认定的后摩尔时代两个最有前途新技术之一(另一是量子计算),是“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施路平2013年全职加入清华大学,创建由7个院系组成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提出了将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融合驱动发展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类脑计算的思想,在类脑计算基础理论、芯片和系统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研制了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和系统,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基础理论和层次系统架构,为我国在类脑计算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SCI收录论文182篇(含合作),他引3731次,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主题和特邀报告60次,获类脑相关中国授权发明专利40件。
胡卫明,男,1968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者。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专项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重点课题,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等四十余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视频信息处理与安全等方向,30年如一日坚持在科研最一线,潜心钻研,在视觉运动模式学习与理解上,提出了系统性创新理论与方法,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共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广泛引用(H指数为69、i10指数为287)。在网络多媒体内容安全智能监测上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研发的技术、系统及装备应用(含采购)于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增良,男,1958年4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三级教授,智能系统工程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中央直接管理的高级专家,国务院特贴获得者。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防重大项目等50余项攻关课题。创建了因素神经网络(FNN)智能工程理论,提出了知识因素表示的原子模型和关系模型,为深度学习不确定性并行推理与动态决策、对策研究及学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被模糊数学创始人Zadeh认为“有独到创新思想,开拓发展了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理论研究领域”。建立了智能系统工程模型方法体系,提出了关系确定型、语义不定型、关系不定型等人工智能模糊系统模型和针对性关键技术方法,为解决重大装备智能工程基础性难题发挥了重大作用和影响。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第1)、军队及省部科技进步奖22 项、中国图书奖1项。
若对上述人选存有异议,请书面向学会反馈。反馈意见时要签署真实姓名,要有具体事实;不签署真实姓名的,以及不提供具体事实材料的,一律不予受理。
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1年2月22日-2月26日)
受理电话:(010)826866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3号学研大厦B座305室
邮编:10008
- 党政机关科协
- 地方学会
- 兄弟学会
- 国际组织
- 常务理事单位
- 理事单位
- 会员服务
- 高校机构